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中國軍力過盛與南海防空識別區


中國軍力過盛與南海防空識別區

作者︰Dasein

            「國家利益拓展到哪裏,國家安全的邊疆就應該到哪裏。[1]」﹐中國的劉亞洲上將接受訪問時就曾這樣提到。的確﹐國家軍力的發展是取決於國家的需要﹐例如100%能源輸入國就會比自給自足的國家更在意運輸安全。中國近三十年急速發展﹐不但發展軍備的能力提升了﹐發展軍備的需求亦隨之而上升﹐中國的珍珠鏈戰略就是「國家安全的邊疆擴展」的最大證明。時至今天﹐中國海、空戰力甚至超越了遠東老牌軍力大國日本。

            一個國家的安全的確依靠強大的軍力﹐但過份強大的軍力不會令國家更安全﹐反而令域局勢更近戰端。

            首先﹐當軍力過盛時﹐鄰國難免會感到不安﹐而軍力平衝的重要性反而會超越軍力需求。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為例子﹐因國土較小而欠缺縱深的新加坡會備有相對強大的軍力。相反﹐有更大防禦空間的馬來西亞反而會在武力上走向弱勢。事實上﹐如果馬來西亞以「因國土大而需更強軍力」為由擴軍﹐新、馬就會變成遠東火藥庫。

            其次﹐在軍力上過份投資易於誘發好戰情緒。事實上﹐軍力上的投資往往需要以戰爭或是威脅戰爭獲利。美國軍隊在全球征戰以保護其運輸安全﹐亦以「人道立場」為由作戰在全球建立美國價值觀﹐不論閣下是否認同美國的各球政策﹐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都是她投資軍隊的回報。如果單是建軍而不用軍﹐那昂貴的軍費不就只是個錢坑?另外﹐如果國家只對強大的軍力在國內渲染而沒有實際的行為﹐「大國強軍」的說法慢慢就說不過去﹐本來建軍立威以穩民心的目的就不能達到。由此可見﹐過份強軍會在經濟和政治上令國家有戰爭傾向。

何為軍力過盛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東海和南海安全不但對中國非常重要﹐而且對其他國家而言亦更重要。以能源輸入為例﹐中國雖然沒能完全自給自足﹐但實際上也相差不遠[2]。就算是算入口比例比較高的石油﹐中國都可以生產使用率的四成。

[Pic 1]

[Pic 2]

[Pic 3]

            相反﹐日本近96%的能源是依賴入口﹐就算排除核電後﹐能源入口仍近80%[3]。對於韓國和台灣﹐她們均入口近90%[4][5]的能源。

[Pic 4]

            此外﹐中國除了珍珠鏈戰略外還減少能源海運比例﹐中國在東南亞(如︰緬甸)建立陸上輸油管﹐以降低南海在能源輸入上的重要性。因此﹐中國大陸的近鄰比大陸更受海路封鎖的威脅。

            另一個判斷海軍實力需求的方法是基於海岸線長度。先不談國力不足的菲律賓﹐中國對海岸防衛的需求不會比日本大。

國家
海岸線長[6](km)
菲律賓
36,289
 
日本
29,751
 
中國
18,000
 
越南
3,444
 
南韓
2,413
 
台灣
1,566
 

            就算是考慮專屬經濟區加領海面積作考慮軍力的標準﹐日本亦相對中國有明顯海上軍力需求(4,479,358 km² vs 3,877,019 km²[7])。

            單從國家防禦需求來看﹐中國海、空二軍是否過度武裝讀者可再作判斷。我們現在先由地區軍力平衡看中國軍力。

地區軍力表

 
中國
 
 
 
列總數
中國數
中國優勢
戰機
933
 
 
 
933
933
0
定翼預警機
12
 
 
 
12
12
0
水面艦
28(8)
 
 
 
28(8)
28(8)
0
潛艦
69
 
 
 
69
69
0
航母
1
 
 
 
1
1
0
東海
台灣
日本
韓國
 
 
 
 
戰機
325
353
298
 
976
933
-43
定翼預警機
6
17
4
 
27
12
-15
水面艦
12(0)
24(6)
13(9)
 
49(15)
28(8)
-21(-7)
潛艦
2
16
14
 
32
69
37
航母
0
0
0
 
0
1
1
南海
越南
新加坡
菲律賓
馬來西亞
 
 
 
戰機
36
98
0
36
170
933
763
定翼預警機
0
8
0
0
8
12
4
水面艦
0(0)
6(0)
0(0)
2(0)
8(0)
28(8)
20(8)
潛艦
1
6
0
2
9
69
60
航母
0
0
0
0
0
1
1
 
美國%
(太平洋力量)
 
 
 
中國在東海優勢*
中國在南海優勢*
中國在區內優勢*
戰機
不能取得
 
 
 
-43
763
-213
定翼預警機
不能取得
 
 
 
-15
4
-23
水面艦
9(9)
 
 
 
-21(-7)
20(8)
-29(-7)
潛艦
3
 
 
 
37
60
28
航母
1
 
 
 
1
1
1

[8]-[24]

*均不考慮美國實力

#古董級的F-5 J-7Mig-21沒有計算

^一千噸級以上現代化戰艦才計算。現代化的定義為有區域防空系統或VLS系統的戰艦。()內為神盾/中華神盾數目。

%包括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下的第七艦隊、第五空軍、第七空軍

中國海、空軍與別國的比較

            由上表來看﹐我們可以推算中國在東海空中和海面是勉強處於劣勢﹐但在海底卻是大優勢。我們從二戰到福克蘭戰役得知﹐潛艦是封鎖敵國和消耗敵方實力最好的方法﹐因此我看中國在東海的勢力還是佔優的。

            至於南海方面﹐中國的優勢更是一面倒。加上南海的地理和主權問題的關係﹐中國可能只與部份近鄰國家互動﹐令海空優勢更明顯。

            就算勉強把東、南海各方勢力勉強算成一組﹐中國海、空二軍才處於劣勢﹐中國潛艦甚至仍有數量優勢。如果把非常規戰力和彈導武力考慮在內﹐中國絕對有本事在遠東獨當一面。中國一方面坐擁龐大的縱深﹐一方面手持強大的軍力﹐更是有彈導飛彈和核武作最後安全保證﹐如此一來中國是否軍力過盛﹐我想讀者可以有自己的結論。

            我認為﹐與其說美國在太平洋是在圍堵中國﹐美國更像平衡軍力的角色。畢竟東、南海各方勢力並非實際上是同一武力﹐各國利益和考慮都不一樣。

 

軍力過度發展的壞處

            首先﹐當軍事生產過份急促而走到需求瓶頸﹐軍事生產往往難以停止。當軍事投資不如以往﹐軍工界難以避免會出現痿縮。當軍工界人員過盛﹐別國情報機構就有滲透的機會。由此可見﹐突然急促擴軍長遠而言不有利於防諜。

            其次﹐如果快速建軍一直被利用為引發國民排外情緒和提升國家向心力的手段﹐這樣建軍速度會基於政治原因而難以減慢。因為一但建軍放慢﹐政府就難以推銷國家成就﹐最後政府反而可能面對管治問題。

            由此可見﹐以往的擴軍速度一但被過份利用﹐反而會成為政治炸彈。可是﹐如果擴軍一直高速走下去﹐國家必然面對財政壓力﹐過份軍事投資亦會欠缺回報。而且戰爭會帶來潛在利益﹐因此一個國家過份軍事投資最後只會令國內及區域不穩。

 

東海防空識別區與南海防空識別區

            中國在二零一三年劃設了東海防空識別區﹐在二零一四年又傳出中國將劃南海防空識別區﹐南海防空識別區將包括西沙和南沙部分地區﹐越南首當其衝。事實上﹐在南海防空識別區傳出前﹐南海艦艦在本年一月就在西沙進行奪島訓練[25]﹐中國是否有所針對?我認為越南是最了解不過。


 [Pic 5]

            對於東海防空識別區﹐<<漢和防務評論>>的平可夫老師就在112號月刊說過︰「本刊認                                               為從防空識別區的原始意見、到立案﹐備受各國質疑私「通報」條款﹐是政治因素加上去的﹐體現的是強硬、滿足軍人、民族主義者的情緒。」

            對於平可夫老師的看法﹐筆者是認同的。但我認為中國必須在防空識別區的問題上立威﹐若然全靠嘴巴來強硬﹐恐怕只會引起國內鷹派更大的不滿。

            中國在南海劃設識別區就正好給予中國「針對性強硬」的空間。中國和南海各國的實力相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美國對南海的重視不如東海﹐中國對外硬起來」的風險不高。就算中國和越南真的為此大打出手﹐越南陸軍不如中國﹐最多只會打一場福克蘭式的局部海、空戰以規限風險。由於中國實在沒有敗陣的可能﹐南海劃設識別區會令中國嬴盡面子、威嚴和區域影響力﹐搞不好中國還可以得到西沙更多的島嶼。

            另一方面﹐中國在南海劃設識別區的行為可被視作慣例,以引用在東海防空識別區。雖說東海不可能像南海一樣易於局勢升溫﹐但中國在南海的行為可增加將來中國在東海行為的彈性。

結語

            中國軍力在近年大加擴展﹐最近亦計劃成立防空識別區﹐筆者認為兩者不無關連。中國軍力發展在根本上催逼了「邊疆」的推前。如果中國是基於實際需要而推前軍力前沿還好﹐這代表中國出牌還按牌理﹐也就是理性。世界上的理性多是避免戰爭﹐也就是和平。可是﹐如果某國軍事前沿的推進是基於內需﹐那無可避面會引發軍事猜疑﹐甚至戰爭。中國作為核大國﹐在非生存性的問題應該要有風。一個國家要成為中國領導人口中的「善霸」﹐不可能是先看內需而出牌的。

Picture Source:






 

Reference:

[1]: 劉亞洲:國家利益拓展到哪 國家安全邊疆就該到哪 大公網﹐Viewed 1st Feb, 2014  http://news.takungpao.com.hk/military/view/2013-01/1385803_2.html












[13] PAF, Viewed 1st Feb, 20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ilippine_Air_Force


[15]: RMAF, Viewed 1st Feb, 20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yal_Malaysian_Air_Force



[18]: ROKN, Viewed 1st Feb, 20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public_of_Korea_Navy

[19]: ROCN, Viewed 1st Feb, 20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public_of_China_Navy

[20]: PN, Viewed 1st Feb, 20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ilippine_Navy

[21]: VPN, Viewed 1st Feb, 20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Vietnam_People's_Navy


[23]: RMN, Viewed 1st Feb, 20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Royal_Malaysian_Navy

[24]: USPACOM, Viewed 1st Feb, 2014, 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Pacific_Comman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